
【萬千氣象看江西】一枚碳幣的“騎”妙人生
自2016年被確定(獲批)為全省首個生態(tài)文明先行示范市以來,撫州市對“綠色”又有了更立體和精細的表達:于2017年打造了全國首個碳普惠平臺——撫州綠寶碳普惠公共服務平臺(以下簡稱“碳普惠平臺”),對用戶綠色生活方式進行全方位量化評價,并以碳積分形式,倡導市民綠色出行、低碳生活。
如今,7年過去了,這個平臺已有182萬“鐵粉”。人們把獲得碳積分當成茶余飯后的“新談資”,把以碳幣兌換商品作為“新時尚”,就連碳積分排名也成為朋友之間的“新攀比”。
據(jù)介紹,依托“我的撫州”APP及“綠寶碳匯”APP,碳普惠平臺共設置了“綠色出行、低碳生活、綠色用電、綠色互動”4大類24種個人低碳場景,以及零碳會議等9種單位低碳場景。
對市民而言,碳普惠平臺最實在的功能莫過于綁定的個人碳賬戶能實現(xiàn)碳積分兌換。如日常生活中,垃圾分類“掃碼開箱”、共享電單車“掃碼騎行”等場景都能獲取碳積分,用戶可以用碳積分兌換禮品或享受折扣優(yōu)惠。市碳普惠辦工作人員熊清告訴記者,目前,平臺共吸引了萬達、碩果等600余家商家入駐。
作為首批加入碳普惠平臺的會員,市民華河輝最熱衷的低碳行為是每天騎共享單車出行。在他看來,騎行帶來的好處不勝枚舉!皬沫h(huán)保角度來說,能減少尾氣排放,緩解街面擁堵、停車難等問題;從健康角度來講,運動對人的肩頸、腰背等方方面面都好,特別是騎行過程中接受了充足光照,益處很多!比A河輝侃侃而談。
一張2006年拍攝的身份證照,生動體現(xiàn)了華河輝多年踐行低碳出行發(fā)生的變化。照片上的他,臉圓發(fā)福明顯,和眼前“身形苗條”的狀態(tài)截然不同。他笑著說,他已穩(wěn)坐碳積分排行榜榜首三四年了,最深的感觸就是體重降了、身體好了、精氣神更足了。
在堅持綠色出行的同時,華河輝還不忘鼓勵身邊人也積極行動起來。在他的帶動下,已有60多個親友開啟了“騎”妙人生。
如今,在撫州,越來越多的人把“綠色”融入衣食住行。市民小朱告訴記者,他始終認為“浪費可恥”,所以多年來一直堅持光盤行動;今年60歲的張雪梅每次出門購物時,總要自備可反復使用的布袋,環(huán)保又健康……
截至目前,碳普惠平臺注冊單位12000余家,累計發(fā)放碳積分9億分,累計實現(xiàn)碳普惠核證減排量達18萬噸。這些數(shù)據(jù),無不見證著撫州市民踐行低碳生活的點滴印記和這座城市“向綠而行”的發(fā)展軌跡。
(記者胡葳)